“追梦来嘉·与你同兴—我为嘉兴代言”| 这位嘉兴游子带着海归团队,扎根新塍誓言领跑世界!

敏源传感首页    “追梦来嘉·与你同兴—我为嘉兴代言”| 这位嘉兴游子带着海归团队,扎根新塍誓言领跑世界!

 

最近国内疫情加剧,敏源人克服困难,继续在测温等智能传感监测领域发力。回顾一下疫情前嘉兴新闻、嘉兴日报对浙江敏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专访报道,仿佛就在昨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原文发布时间:2019年9月4日           来源:搜狐号红船领航

 

 

编者按


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以建设“人才强市”为导向的嘉兴,正在成为集聚人才的高地,也正在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去年,嘉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人才工作成绩斐然的背后,反映出嘉兴正越来越受到人才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青睐,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挖掘一批具有“爱国情 奋斗史”的优秀人才,展示人才在嘉兴成长圆梦故事,呈现嘉兴良好的引才营商环境,即日起市委组织部联合嘉兴日报等共同推出的“追梦来嘉·与你同兴——我为嘉兴代言”活动正式启幕。


前期,由市委组织部发动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推荐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嘉兴人才代言人”的候选人,并邀请媒体记者对上述优秀人才进行了集中宣传。集中宣传结束后,主办方将从中选取若干人才,组建“嘉兴人才代言团队”,并集体亮相“星耀南湖”精英峰会,为嘉兴人才代言。


跟着小编一起看看今天介绍的这位优秀人才的故事吧!

 


他,带着来自美国、加拿大等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及研究所的海归团队,放弃了国外高薪,回到了祖辈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嘉兴。这是一份“共创中国传感芯时代”的使命感,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


在嘉兴,他如何向着打破国外垄断,打造世界领先的环境传感器芯片的目标迈出坚定步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人才——

 


 

人才名片


赵兴: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学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硕士、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传感器博士,曾在硅谷主持Marvell传感技术研发团队。为了做好一颗小小的传感芯片,赵兴用了近20年的时间上下求索,脚步匆匆跨越了半个地球。2017年,赵兴带着来自美国、加拿大等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及研究所的海归团队,回到了祖辈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嘉兴,并在这里创办了浙江敏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向着打破国外垄断,打造世界领先的环境传感器芯片的目标迈出了坚定步伐。


代言话语:“在嘉兴干事创业,每一步探索都能得到坚实的支持,每一个梦想都能得到热情的激励。”


“我叫赵兴,嘉兴的兴。”


这是浙江敏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兴最常用的自我介绍。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他,个人简介的籍贯一栏却填的始终是嘉兴——这座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是赵兴祖辈生活的地方,有着年少记忆中梧桐树街上的老家。


两年前,故乡的“梧桐树”迎来了回归的“金凤凰”。在硅谷历练多年之后,赵兴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与几位“海归”高技术人才组成创业团队,带着“共创中国传感芯时代”的使命感跨越万水千山,在宁静的江南小镇开启新征程。


2017年3月,浙江敏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7年“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中,赵兴主持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及产业化”项目被评为创业类领军人才项目A类;2018年,敏源获评”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2019年2月,企业获中科图灵、千牛资产、Plus and Play中国投资完成Pre-A轮融资……“在嘉兴,我们每一步探索都能得到坚实的支持,每一个梦想都能得到热情的激励。”赵兴说,“漂洋过海回到嘉兴创业,这个选择从未让我失望。”

 


“我和我的事业,源头都在嘉兴”


是留在世界级的技术中心硅谷继续拿高薪?还是去在科技界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镇白手起家?对于这道选择题,赵兴并没有太多犹豫。2016年末,在周围人略带不解的目光中,他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根在遥远的江南水乡嘉兴。把创业的根扎到嘉兴,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赵兴说。这句淡淡的“水到渠成”,源自赵兴多年来对嘉兴的关注,源自嘉兴打造优质创业环境“筑巢引凤”的不懈努力。


一声声跨越重洋的乡音,早已在赵兴心中埋下火种。2011年,赵兴博士毕业,来到美国硅谷一家知名半导体公司从事传感器芯片研发工作。就在这之前不久,嘉兴,刚刚“漂洋过海”建立首个海外孵化器,在引进人才方面初步打开了一条从海外到国内的“孵化—加速—产业化”人才引进通道。在太平洋东岸收到来自故乡的消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赵兴心中萌芽:“也许有一天,我能沿着这条通道,回到阔别多年的嘉兴干出一番事业。”


这一天,来得比想象中更快。2015年,嘉兴把引才的触角伸到了赵兴身边,“嘉兴·硅谷海纳孵化器”在硅谷TiPark科技园挂牌成立。当时,赵兴已经成为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传感器部门负责人。在行业最前沿摸爬滚打多年,他想法逐渐成熟:“中国有最广阔的市场,每年都在出台支持创新驱动的政策,回中国做传感器芯片,前景一定不会输给硅谷。”


一份份迎面而来的乡情,让赵兴将创业的起点牢牢锁定在了嘉兴。2017年初,经过在嘉兴创业的亲友介绍,赵兴选择了秀洲区新塍镇作为回国创业的第一个考察点。他清晰地记得,团队风尘仆仆赶到新塍古镇那天,正逢春节前夕,老街上挂满了温暖的红灯笼。秀洲区、新塍镇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非常重视赵兴团队的到来,“我们一眼就看中了政府诚恳的沟通态度、体贴周到的服务,很快就有了初步的决定。”赵兴告诉记者。

 


仅仅一个春节假期之后,大年初八一早,新塍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找上门来,带着团队去实地踏勘公司选址。“我们的厂房搬迁、设备引进、联系科研院所……方方面面的工作,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政府都主动帮忙‘跑腿’。”赵兴坦言,“如果说刚接触时是嘉兴的‘人情味’让人感动,那在企业筹建过程中,嘉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展现出来的效率和专业素养更令人刮目相看。”


短短一个多月后,2017年3月31日,浙江敏源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秀洲区新塍镇正式成立。也正是从那一天期,赵兴在公司门口悬挂起了八个大字:“敏而好学”“饮水思源”。“这两个词是公司名字的由来,我们做的是传感芯片,要为万物互联提供灵敏的信息源。”赵兴这样解释创业团队对企业文化的提炼,“‘敏而好学’就是要时刻对标世界前沿,努力向上生长;‘饮水思源’就是要立足本行、立足本地,把根在中国、在嘉兴扎得更深。”


“在嘉兴站稳了脚跟,我们就有资格挑战全世界”


在传感器芯片行业,90%的传感芯片依赖进口,高端传感芯片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在拼价格,走中低端路线。“既然从硅谷来到了嘉兴,我们就不能泯然众人。”这是赵兴和他的团队一直以来的坚持,“我们要做就做中高端,就要打破国外的垄断。”


一个传感器芯片,最小的不过2平方毫米,比一粒芝麻大不了多少。在传感器芯片领域,最尖端的竞争就发生在这方寸之间。


“传感芯片就像人的神经元细胞一样,可以迅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体、水分等信息。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芯片的体积再缩小一平方毫米、成本价格再降低一分钱、精准度再提高一个小数点。”赵兴自豪地告诉记者,敏源传感坚持从传统模拟传感器升级到数模混合的智能传感芯片,可以在芯片上运行相关的算法实现对信号的自动化校准补偿、存储、通信等功能。目前敏源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产品传感精准度和国际同类尖端产品持平,但体积只有传统芯片的五分之一,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项毫厘之中定胜负的事业。按照安全生产规定,化学品仓库等特殊场所必须定点安装气体检测传感设备,如果全部使用进口品牌,一间上万平方米仓库,传感器成本要达到五位数,但如果采用敏源的最新产品,在精确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用几百元就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在温度检测精度方面,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美国品牌的精度一般在0.5℃,通过变成定制,在用户指定40℃测温范围内,敏源温度芯片测量精度可达到0.1℃;某国际知名电吹风品牌以温度控制能力著称,一秒钟能够生产20个温度测量数据,而对于敏源的同类产品来说,这一指标是一秒钟50个……赵兴透露,目前敏源传感芯片已在体温计、温控、测温探头、智能家电等产品落地,同时开拓了小米智能硬件等知名客户。还有不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环境监控、现代农业、医疗电子等新兴互联网领域的终端厂商向敏源抛来了橄榄枝,其中不乏知名大公司。


“试水成功了,那就赶紧大干快上!”这是许多人对敏源的期待。但是对此,赵兴却有不同的看法。两年来,敏源前行的每一步,都走得慎之又慎。2018年,企业累计生产了500万颗智能传感芯片;2019年,在企业已有能力实现量产的情况下,敏源的产值预计同比翻一番,达到500万元。但与此同时,敏源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千万元级。


“在传感器芯片这个行业,能做得好的公司,没有不曾亏过钱的。”这是赵兴经常跟员工们说的一句话,两年来,敏源投入精力最多的事,就是根据市场的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优化与完善,并向行业定制方向发展,以满足中国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芯片虽小,修炼的是‘内功’,根基不打牢,花拳绣腿耍得再漂亮都是昙花一现。”赵兴最赞赏的,是嘉兴对科技创新的长远眼光。他期待着在嘉兴继续对品质和性能差异化的坚守,“有人期待芯片这个行业可以‘短平快’见效,但在嘉兴这样包容而开放的氛围中,我争取能做‘百年老店’,就要在这里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才有资格做中国最好,去挑战全球。”

 

 

“‘中国传感芯时代’,理应有嘉兴的一席之地”


“现在睡眠功耗多少?”“一微安,达到国际领先品牌的标准了!”走下实验台,赵兴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敏源传感最新开发的这款蓝牙测温卡已到了最后的技术攻关阶段。这张测温卡不到半个手掌大小,但是它即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卡上有两颗智能传感芯片,能够每分钟向后台服务器上传一次盒内的温度。比如装在外卖箱里,管理端可随时监控温度,保证外卖员送到客户手里的的冷饮不化、饭菜不凉。”赵兴介绍,这款蓝牙测温模组一问世,就获得了许多大客户的青睐,在不久的将来有望与知名外卖集团携手实现量产。


对于刚刚起步的敏源传感来说,这将是迈向更广大天地的重要一步。而这一步,起点就在嘉兴。“传感器是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我们现在已经率先打通了从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应用及测试校准的全流程,如果能够顺利走向市场甚至走向全球,这就意味着在传感领域的‘中国芯’上烙下了一个‘嘉兴印记’。”


这个“嘉兴印记”上,有着越来越浓的本土色彩。“我非常喜欢嘉兴本土高校的毕业生,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非常契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学们表现出了很强的实践能力。”赵兴高兴地说,公司在新塍镇的总部实验室里,有了越来越多嘉兴本地培养的青年人才,在企业斩获的十多项专利背后,不乏这些年轻人的身影。


这个“嘉兴印记”,也正在汇集越来越多五洲四海之力。创业两年来,敏源核心团队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其中有来自中科大、上海交大、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研究领域精英,也有从美国、加拿大归来的国际行业‘大咖’。扎根在嘉兴的敏源传感,已经将枝叶重新伸展到了北京和硅谷,分布在两地的智力储备团队正如企业的传感器芯片产品一样,第一时间将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带回嘉兴。


“敏而好学、饮水思源。就是既要站在风口捕捉每一个可能性,也要找好自己的位置。”谈到未来的打算,赵兴再次提到,“我们要在嘉兴做出最强的智能传感芯片,让中国传感芯片在国际上有更多话语权。”
 

 

主编 | 余华君


审核 | 张 敏


编辑 | 王飞越美编 | 张惠华


来源 | 嘉兴日报 嘉兴广播电视集团

 

 

2022年3月17日 09:53
浏览量:0
收藏